谷川俊太郎 photo by川岛小鸟
我是一位矮个子的秃老头
在半个多世纪间
与名词、动词、助词、形容词和问号等一起
磨练语言活到了今天
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沉默
这是谷川俊太郎在76岁的时候,写下的自我介绍。现在已经86岁高龄的他,从21岁成名开始,已经写诗超过了半个世纪。从《二十亿光年的孤独》问世,到之后的《62首十四行诗》《活着》《春的临终》,谷川就一直是时代的宠儿,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不说,一本诗集甚至重版了五十多次。
北岛说,谷川俊太郎是当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。
他生于二战时,笔下的诗却没有战争的满目疮痍,他写出了让世界惊叹的诗作,却说自己写诗只是为了生活。「我不迷恋诗,可是我迷恋世界」,谷川的诗读来朴素平淡,却有着深刻而隽永的哲学立意。他写自然,写生活,写生命,写四季的春华秋实,用诗咏叹宇宙的星辰大海。
人类在小小的球体上
睡觉,起床,然后劳动
有时很想拥有火星上的朋友
火星人在小小的球体上
做些什么,我不知道
(或许啰哩哩,起噜噜,哈啦啦)
但有时也很想拥有地球上的朋友
那可是确信无疑的事
万有引力
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
宇宙正在倾斜
所以大家渴望相识
宇宙渐渐膨胀
所以大家都感到不安
向着二十亿光年的孤独
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
这首诗叫《二十亿光年的孤独》,出版于谷川俊太郎21岁的时候。诗作的问世,让他一跃成为了文坛最受瞩目的诗人。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,它超越时间、国家、甚至地球,宇宙浩渺无垠,人类也只是沧海一粟。这样的想象独特而珍贵。《二十亿光年的孤独》奠定了谷川的诗作的基调,在他后面的创作里,超越地域和时代的作品数不胜数。
《二十亿光年的孤独》 封面
《二十亿光年的孤独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很大反响,在诗集出版之后,谷川给和自己父亲有书信来往的作家寄了过去,后来收到了很多鼓励和赞赏的明信片,其中就包括三岛由纪夫。手冢治虫在看过之后,亲自打电话邀他为阿童木的主题曲写词,所以才有了如今耳熟能详的「铁臂阿童木之歌」,大江健三郎也如是而言:我年轻时曾立志当一名诗人,可在见到谷川的诗歌才华之后,我放弃了这一梦想。
余光中说:「自己写作,是迫不得已,就像是打喷嚏,却凭空喷出了彩霞。」
谷川俊太郎亦是如此,即便现在的自己早已扬名天下,他依旧在说,从开始写诗,他就从未相信过诗。诗人,大多为精神与信仰而生,他们不为利往,但受文化礼遇和爱戴。谷川却截然相反,他没想过做诗人,写诗只是想养家糊口。
高中时候的谷川俊太郎
「当时我特别厌学,不想上大学。父亲问我:不上学读书,未来怎么办?我这才把写在笔记本上的东西给父亲看。父亲还是很疼我的,他把我的作品带给当时最著名的大诗人三好达治,他看完之后拍案叫绝,并推荐给了《文学界》杂志,发了6首诗。」
当时出版的《二十亿光年的孤独》,序还是三好达治写的。
写诗,真的就是谷川俊太郎的宿命。无论文学地位多高的诗人,能仅靠写诗养活自己的寥寥无几,但谷川俊太郎就算其中之一。
每年夏天为了避暑,谷川都会离开东京到群马县的北轻井泽的一栋小别墅里进行创作,那里树林环绕。这是父亲的财产,小时候他就常常和父亲一同来此居住,谷川童年的大半光阴,都是和大自然一起度过。不得不说,自然给了谷川对世界最初的印象,小鸟、树木、花草、河流、雨……在他此后的诗作中,自然元素成了不可缺少的部分,从中流露出的或空灵或柔软,都像是自然的赞歌。
季节在陌生的地方奔跑
我听到的只是风声
失去的东西在我心中发出回音
不停地报告着远近
穿过我过多的情感
世界是一张晴空般的地图
人无居所
最终我也成了流放者
……我是在替谁看家呢
窗外常春藤的影子落在我的额头
变成我的假卷发
阳光把我装扮成年轻的上帝
我并不期待谁的归来
此刻我细心倾听风声
想知道季节跑去的地方
等待着把回声放归世界
等待着世界把高山和峡谷收回
在战后,日本有过许多有名的诗人,战争的惨痛让他们的诗作中充满了战争和对抗的影子。谷川俊太郎同样经历过二战,但因为那时候还小,生活的相对富裕和平和,让他少了许多战争带给他的直观影响。相比更多社会性的话题,谷川的诗更多的是从他自己的感情出发,他似乎是将影响隐藏在了经验中,然后从更大的生命意义来进行对人性、生存和未来的思考。
他的诗唯美而充满理想主义,婉约而充满关怀,他创造了日本战后现代诗的一种流派,至今依旧感染着千万国民。
活着
所谓现在活着
那就是口渴
是枝丫间射下来耀眼的阳光
是忽然想起的一支旋律
是打喷嚏
是与你手牵手
活着
所谓现在活着
是鸟儿展翅
是海涛汹涌
是蜗牛爬行
是人在相爱
是你的手温
是生命
(《活着》节选)
这首诗叫《活着》,在是枝裕和的电影《奇迹》中,哥哥航一曾在班上朗诵过。也是谷川俊太郎流传最广的诗作之一。
译者田原说,谷川俊太郎是宇宙诗人、国民诗人和教科书诗人,说是宇宙诗人,是来自他诗歌中超越地域和时代,涵盖了宇宙星际之间的思维意识;说是国民诗人,是因为他的诗从没有年龄限制,除了诗集,他还出过面向孩子的多个绘本,还被编入了教材,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他诗教科书诗人。谷川的诗,从没有阶级和视野的限制。
「诗本来就只是一种『声音』,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,诗就已经存在了。被不知名的人创作,被有所共鸣的人传颂,孩子们记住了诗的声调,就像是歌一样,是文字的歌。」
在作诗时,谷川往往是兴致所起,比如路边的花开得美丽啦,从不会在创作前就想好了为什么创作。
「诗,没有必要去探寻其意义在哪里,这并不重要。」谷川俊太郎这样说,「如果一味探寻,诗就变得无聊了。」
但是从我们开始受教育起,每学一首诗都会被追问其中的意义。
人们总会喜欢追求「好的」「有意义」的东西。
谷川说,有一次他受邀参加一个小学的朗诵会,在快结束的时候,有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举手问问题。
「你为什么总是写一些无聊的诗呢?」
谷川一时呆楞,随后说,「诗本来就是无聊的东西呀。」男孩又问:「难道诗不应该写一些好的东西吗?」
就像这个孩子,很多人都会觉得,诗就应该反映一些恢宏的,充满美的好的东西,但我的诗就不像这样,在谷川俊太郎的诗作里,有一首诗叫作「便便」,还出了绘本。
《便便》 封面
蟑螂的便便很小
大象的便便很大
所谓便便,有各种形态
像石头一样的便便
像稻草一样的便便
便便滋养小草和大树
无论多伟大的人,都需要便便
今天也精神满满地拉一泡吧
又或者如「河童」一诗
河童飞快手一扒
河童偷了只喇叭
吹起喇叭嘀嘀嗒
河童买了青菜芽
河童菜芽买一把
买来剁了全吃啦
谷川俊太郎是一个诗人,但他有不局限于将诗仅仅写于纸上。
至今为止,谷川俊太郎一共有一百多册译著,近三百册绘本,《史努比》的日版就是诞生在他的笔下。他还写了二百五十多首歌的歌词,包括各中小学的校歌,也为日本著名的民谣歌手小室等填过词,他的儿子谷川 就是一位音乐人。而在其中,最经典的莫过于为《哈尔的移动城堡》写下的“世界的约定”。
哈尔的移动城堡 剧照
晃动在泪水深处的微笑
是亘古以来世界的约定
即便现在是孤身一人
今天也是从两个人的昨天中诞生
仿若初次的相逢
回忆中没有你的踪影
你化作微风轻抚我的面颊
世界的约定
在阳光斑驳的下午分别后
并没有终结
即便现在是孤身一人
明天也没有尽头
你让我懂得
潜伏在夜里的温柔
回忆中没有你的踪影
你永远活在
溪流的歌唱、天空的蔚蓝
和花朵的馨香中
谢谢你,苏菲
不仅仅如此,谷川俊太郎还为荒木经惟的写真集专门写了诗,一张照片一首诗。
「荒木很喜欢捆绑啊什么的,可是我就很苦恼啦,看到都不知道要怎么写诗。」
谷川在闲逛的古书店拿起了这本书时,再一次感叹。
「やさしさは愛じゃない」(温柔不是爱情) 内页
正如谷川俊太郎诗作的译者田原所说,时间是诗人最大的敌人,而谷川却一直与之相抗。即便是已过古稀之年,谷川依旧在坚持创作和翻译,他会乘坐电车去参加各种签售和朗诵,身体硬朗;为了健康,他每天只吃一顿饭。
罗曼罗兰说,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。
谷川俊太郎最难能可贵的正是在于此,他经历过沧桑,却越过了沧桑,以一颗赤子之心,以至高无上的人文情怀,和对世界对大的包容与同情,数十年如一日地创作下去。仅这一点,他就足以获得世界的礼遇。
情热大陆在2015年的时候,对谷川俊太郎做了跟拍采访,在录制开始时,节目组说希望谷川俊太郎r可以以「日本和我」为题,写一首诗。在节目录制完成之后,他如期交上了诗作,如他所有的诗作那样,自然,随性,却朴素得动人。
我似乎出生在东京信浓町的庆应医院里
那里好像是日本这个国家的一隅
婴儿时期,说出的不是日语而是咿呀之语
但随着长大我渐渐会说了日语
之后还学会了读和写
值得庆幸的是还靠它立身养命
被问过喜欢日本吗,对回答却感到为难
对居住了八十多年的阿佐谷一带依依难舍
年事越高越喜欢作为母语的日语
我喜欢的女性,她们的母语都是日语
喜爱的风景很多,但并非只局限于日本
飘荡在国会议事堂附近的日本很难喜欢上
毫无疑问我是日本人中的一员
但作为动物,在没成为日本人之前我被划为哺乳类
之所以能这样满不在乎地说
是因为也许我摆脱了成为士兵和恐怖分子的命运
曾想过今后的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呢
但一想到该怎么做时,痛感自己力量不足
「他说,70年前的昨天,日本碧空如洗。」